• <blockquote id="mwkca"></blockquote>
  • <blockquote id="mwkca"><input id="mwkca"></input></blockquote>
    <blockquote id="mwkca"><object id="mwkca"></object></blockquote>
  • 華三:讓融合數據中心“流動”起來

    2018-09-25 10:45:15
        當市場隨用戶需求而快速轉變,當企業不愿再支付高昂的運維費用,當穩定性再次成為復雜IT追求的目標,整個業界開始思考數據中心新的發展方向,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“融合架構”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曾經以路由交換起家的華三,經過10年的市場錘煉和產業積淀,對于融合架構的理解顯然更加深刻。華三公司副總裁兼市場部總裁王巍告訴《通信世界》記者:“無論是技術趨勢還是市場導向,都在催促融合數據中心的快速實現。而那些期望通過業務調整引領市場的企業,更希望自身的IT基礎設施能夠形成一個能力平臺,企業應該借助這一能力而不是每天糾結于IT的復雜性和運維管理?!?/span>
     
    企業戰略調整的背后
           在洞察到市場新的訴求點以后,華三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調整,并最終將企業愿景由“IP領域領導者”改為“新IT基礎架構領導者”。區區幾個字的變化,背后卻蘊藏了相當深厚的含義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首先,新IT,一個“新”字代表了與傳統業務和舊有IT的徹底揮別,IT不應該是業務的阻礙和牽絆,但同時也不能被業務“牽著鼻子走”,新IT的價值在于,要求業務部門的深度參與,使得業務與IT之間做到“零距離”接觸,并最終幫助企業具備一種全新的可定義、自適應以及動態平衡的新IT能力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其次,基礎架構領導者,華三的優勢在于網絡——全球網絡市場份額“前二”,在全球企業網市場進入“領導者”象限,全球數據中心市場更被評為是“有遠見者”。但是,僅憑這些還遠遠不夠。華三首席執行官吳敬傳女士曾說過,如果說過去是個性化IT架構支撐上層應用,那么未來則是通過一體化的基礎設施架構承載上層的所有應用。這里所說的“一體化基礎設施架構”,是未來的方向,更是華三的目標,其中包含了計算、存儲、網絡等硬件設備,與之相對應的虛擬化產品,以及用作統一調度的資源控制與管理平臺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如此大幅度的戰略調整和產品線外延,對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絕非易事。但慶幸的是,華三一方面發揮了自身多年在網絡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優勢,另一方面借助惠普的產品和技術能力以及采用海外貼牌等市場戰略,迅速走出了一條融合架構的市場化道路。
     
    “流體”數據中心的由來
     
           目前,圍繞在“新IT”這一大戰略下,H3Cloud、融合數據中心CDC、軟件定義網絡SDN、IT移動化BYOD、新運營網FlexCarrier、智慧城市SmartCity等技術方案都在快速落地當中。而對于融合架構的典型應用場景——數據中心領域,華三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的產品和方案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王巍告訴記者,傳統的數據中心缺乏靈活性,更形象的說,傳統IDC就像一個靜態的固體,每項業務都有自己的底層架構,數據無法互通資源也無法共享,在面對新的業務需求時,這種結構已經顯得十分力不從心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事實也是如此,在全球經濟加速運轉的大趨勢下,穩定不再是企業對IT的惟一需求,除了穩定,企業還需要快速和簡便。比如在電信領域,業務市場部門會不斷推出新的增值業務與應用,有時候迫于市場競爭,某些業務從設計到上線留給IT的時間只有幾天而已;而在互聯網企業,伴隨業務規模的急速擴張、數據流量的爆發式增長,具備高性能、無阻塞的穩定網絡成為不二選擇,同時足夠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對于企業的二次開發也至關重要。
     
          于是,數據中心的虛擬化時代到來,通過對服務器和存儲設備的虛擬化,大量的計算資源得到復用,彈性化的資源調度也讓IT利用率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     
          “我們將這一階段的數據中心定義為半流體,畢竟服務器和存儲實現了虛擬化,資源開始出現流動性,但是礙于網絡的限制,同時底層硬件設施因為缺乏統一的控制和管理平臺,這時的數據中心還是無法做到完全的面向上層應用?!蓖跷⊙a充表示。
     
           那么,如何能夠實現“全流體”的數據中心架構,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云網融合,面向上層應用做到自適應和可定義,進一步說,也就是套用“軟件定義”的概念,將底層各領域的物理資源抽象出來,供上層的中間件來調用,而IT管理員只需要動動鼠標,就可以在圖形化的操作界面上搭建網絡和鏈路,相應的網絡策略將會自動適配并下發到底層網絡中,華三給出了完整答案。
     
    融合數據中心的標準答案
     
          華三認為,融合數據中心必須要具備四個方面的能力。
     
          首先是硬件能力,華三推出了融合硬件產品 UIS,基于標準的x86架構,既能實現高密度計算的要求,又可調配為大容量存儲設備,同時其強大的網絡能力,又可成為高性能的交換設備。高水平的硬件能力還體現在對數據中心融合IO的支持,實現端到端統一IO互聯,滿足高帶寬、低時延的應用。
     
          其次是虛擬化能力,華三具備網絡、計算、存儲的多種虛擬化技術部署能力,尤其是網絡虛擬化能力,可實現網絡設備虛擬化、網絡功能虛擬化和網絡連接虛擬化,從而使融合數據中心完全轉變為靈活的“流體”數據中心。
     
          第三是最具特色的融合控制能力,通過引入VCF虛擬融合控制器,實現對物理資源和虛擬化資源的統一控制,融合數據中心打通了計算、網絡、存儲部署以及相互聯動的界限,完美面向業務,使得數據中心的基礎資源池化成為可能。同時最可貴的是,融合控制器可兼容原有數據中心的體系架構,從而實現傳統數據中心向融合數據中心的快速過渡。
     
          最后,高度智能的融合資源管理能力,融合資源管理進一步將計算、存儲、網絡等系統的管理功能融為一體,提供融合資源控制、可視化業務編排、快速精確的事件響應等諸多功能,而且具有良好的UI界面,讓數據中心的管理變得更“簡單”,進一步體現華三融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領先優勢。
     


   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